协会动态
2022年会看点一:研讨会“标准化与双碳”板块嘉宾演讲内容揭秘丨年会·姑苏邀相聚 2022/11/17 15:50:00 来源:
会议名称:第二十二届中国防水技术与市场研讨会
主办:中国建筑防水协会
协办:北新防水有限公司
时间:12月7日-8日
地点:苏州白金汉爵大酒店(相城店)三层336-337会议厅
标准化与双碳板块
01.光伏技术进展与建筑应用展望
仲继寿
教授级高工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演讲提要
▲光伏行业发展态势介绍;
▲阐述建筑光伏技术进展;
▲分析建筑光伏应用现状;
▲建筑光伏应用展望。
个人简介
仲继寿,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主要从事健康建筑、太阳能建筑应用和建筑工业化的研究与工程设计。为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建筑学专业兼职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02.强制性规范体系建设引领防水材料技术发展
朱志远
教授级高工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苏州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演讲提要
▲介绍防水强制性规范对防水材料产品的影响;
▲下一步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两项强制性标准的制定情况介绍;
▲相关产品标准体系的规划及制修订工作概述;
▲防水材料技术的发展趋势分享。
个人简介
朱志远,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苏州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任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筑防水材料分技术委员会(TC195/SC1)秘书长,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建筑防水材料科研、检测及标准化工作及公司管理工作。2022年成立“朱志远防水应用技能(专技)名师工作室”。主持制修订的国家和行业级标准规范超过100项。曾荣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03.工程建设强制标准体系与防水工程标准化实践
张勇
研究员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总工程师
演讲提要
▲梳理强制性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中与建筑防水相关规范;
▲找寻其他专业对建筑防水功能的期待;
▲提出防水行业工程建设标准化应关注的问题。
个人简介
张勇,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建筑防水协会总工程师、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防水涂料技术分会秘书长。兼任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5)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材分会理事、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防水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建筑防水》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青年编委会主任委员。参与了多项国家标准规范、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的制修订。
04.种植屋面节能减排及植物固碳能力阶段性研究
韩丽莉
教授级高工
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
演讲提要
▲介绍住建部课题“种植屋面节能减排及植物固碳能力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及方法;
▲结合调研数据和相关数学模型的定量计算结果,分析种植屋面对城市碳中和的作用;
▲总结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并对国内种植屋面建设管理提出发展建议。
个人简介
韩丽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长期从事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屋顶绿化和城市园林生态研究。曾获住房城乡建设部首届全国节能绿色建筑创新奖二等奖、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绿色建筑金奖(LEED)等诸多奖项。主编参编多项各级标准规范,发表论文百余篇并多次获奖。
05.标准引领建筑防水制造端绿色发展
尚华胜
高级工程师
北新防水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演讲提要
▲结合双碳、绿色、高质量发展大背景,分析绿色标准体系对行业和企业的影响;
▲探讨行业和企业如何通过标准引领实现制造端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分享企业绿色制造高质量发展案例。
个人简介
尚华胜,高级工程师,曾就职于胜利油田大明新型建筑防水材料有限责任、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现任北新防水有限公司总工。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和行业政策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部国家、行业、团体产品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编写,发表论文多篇。
06.基于无人机搭载的建筑围护系统智能安全健康监测技术与应用
王万金
教授级高工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材料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演讲提要
▲分析国内既有建筑现状和外围护系统安全健康监测存在的难题;
▲系统介绍中国建研院开发的基于无人机搭载的可见光扫描仪、高清红外成像仪、高频雷达探测爬墙无人机和敲击回波空鼓探测爬墙无人机及数据收集、处理分析系统(AIIES系统)的组成;
▲工程应用示范案例分享。
个人简介
王万金,理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材料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建研建材科技与产业化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建筑学会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材联合会喷射混凝土分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外加剂、聚脲聚氨酯防水保温材料、尾矿固废综合利用、无人机智能健康安全监测等领域的科研开发和工程应用工作,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6项,编制国家行业标准10余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12项。多项科研成果实现工业化转化,实现了显著经济效益。
欢迎有关单位积极自愿参加!
扫描二维码即可在线报名